旄节的意思
旄节
词语旄节
拼音máo jié
旄节基本意思
旄节意思精修版
- 1. 古代使臣所持的符节。用作信物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“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” 唐 张守节 正义:“旄节者,编毛为之,以象竹节,《汉书》云‘ 苏武 执节在 匈奴 牧羊,节毛尽落’是也。” 宋 梅尧臣 《送马仲涂司谏使北》诗:“每逆龙鳞司諫諍,又持旄节使 阴山 。” 明 夏完淳 《大哀赋》:“ 苏属国 之旄节终留, 庾开府 之江关永弃。”2. 镇守一方的长官所拥有的节。 唐 李嘉祐 《送从弟归河朔》诗:“诸将矜旄节,何人重布衣。”《新唐书·杨汝士传》:“ 开成 初,繇兵部侍郎为 东川 节度使。时 嗣復 镇 西川 ,乃族昆弟,对拥旄节,世荣其门。”3. 指仙人所执紫毛或青毛之节。 唐 王维 《送方尊师归嵩山》诗:“仙官欲往 九龙潭 ,旄节朱旛倚石龕。” 赵殿成 笺注:“《真誥》:‘ 老君 佩神虎之符,带流金之铃,执紫毛之节,巾金精之巾。’《紫阳真人内传》:‘ 衍门子 乘白鹿,执羽盖,杖青毛之节,侍从十餘玉女。’”
拆词解释
旄:古代竿头上饰有犁牛尾的旗帜。 【组词】:旄旗 老人。通「耄」。《礼记.射义》:「旄期称道不乱。」 昏乱。通「耄」。《战国策.楚策一》:「水浆无入口,瘨而殚闷,旄不知人。」 老。《...
节:◎节 節 jié 〈名〉 (1)(形声。从竹,即声。本义:竹节) (2)同本义。泛指草木枝干间坚实结节的部分 [knot;joint] 節,竹约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苞笋抽节。——左思《吴都赋》 譬如破竹...
- 旄星
即旄头星。 唐 储光羲 《观范阳递俘》诗:“ 北河 旄星陨, 鬼方 獮 林胡 。” 明 陶宗仪 《辍耕录·角端》:“独 耶律文正王 进曰:‘...
- 旄期
老年。《礼记·射义》:“好学不倦,好礼不变,旄期称道不乱。” 陆德明 释文:“旄,本又作‘耄’,莫报反,八十、九十曰耄。期,本又作‘旗’,音...
- 旄舞
周 代六种小舞之一。舞者执旄牛尾以指挥。《周礼·春官·乐师》:“乐师掌国学之政,以教国子小舞。凡舞,有帗舞,有羽舞,有皇舞,有旄舞,有干舞,...
- 旄狄
即旄羽。《礼记·乐记》:“为人君者,谨其所好恶而已矣……然后钟磬竽瑟以和之,干戚旄狄以舞之,此所以祭先王之庙也。” 孔颖达 疏:“狄,羽也。...
- 追节
1. 指节日游览。 南朝 宋 鲍照 《三日游南苑诗》:“採苹及华月,追节逐芳云。”2. 旧俗定亲后,男方逢节送礼于女方。 宋 吴自牧 《梦粱...
- 促节
1. 急促的节奏;短促的音节。 晋 陆机 《拟东城一何高》诗:“长歌赴促节,哀响逐高徽。”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哀吊》:“结言摹《诗...
- 立节
树立节操。《淮南子·氾论训》:“ 季襄 、 陈仲子 立节抗行,不入洿君之朝,不食乱世之食,遂饿而死。”《后汉书·朱穆传》:“公卿共表 穆 立...
- 七节鞭
武器名。以软钢制,连柄八节,鞭端以铁环圈之,不用时可首尾扣合,缠于腰际或肩上,故亦称软鞭。 向春 《煤城怒火》第一章二:“老百姓组织起造反军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