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良知的意思
致良知
词语致良知
拼音zhì liáng zhī
致良知基本意思
致良知意思精修版
- 良知。语出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所不虑而知者,其良知也。”本指一种天赋的道德意识。 明 王守仁 提出“致良知”的道德修养方法。认为良知即天理,存在于人的本体中。人们只要推极良知于客观事物,则一切行为活动就自然合乎理,即自然合乎封建伦理道德的标准。 王守仁 也将这种“致良知”的功夫叫做“致知格物”。
- 「致良知」是王阳明所提出的最重要学说。据阳明弟子钱绪山说:阳明之教有三变,居贵阳时,首倡知行合一之说;自滁阳后,多教学生静坐,江右以来,才单提致良知三字,直指本体,令学生言下有悟。阳明并说:教学生静坐,久了学生渐有喜静厌动、流入枯槁的毛病。所以近来只指明致良知的工夫。学生真见得良知本体明澈,是是非非莫非天理,不论有事无事、精察克治,都归并一路,才是格物致知实际工夫,不落一边。因为良知原不分动静,致良知比静坐工夫较为无弊(见〔王文成公全书·刻文录叙说〕)。 「良知」一词首见于〔孟子〕。孟子说:「人之所不学而能者,其良能也;所不虑而知者,其良知也。孩提之童,无不知爱其亲者;及其长也,无不知敬其兄也。亲亲,仁也;敬长,义也。无他,达之天下也。」(〔孟子·尽心上〕)阳明致良知说,可溯源于此。把人天生的道德理性(仁、义),扩充出去,实现于天下(达之天下),就是致良知。 阳明进一步把良知视为本体,而致良知是恢复心之本体。所谓「致」,是精察体认良知,自然能坚信奉行良知,而恢复良知莹彻的本体。 阳明说:「圣人之学,心学也。」又说:「心者,身之主也,而心之虚灵明觉,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。」以及「良知者,心之本体」。因此,他说的心也称为良知,良知即为其心学的基础,故又说:「吾将以斯道为网,良知为纲。」并用「致良知」三字来代表他的学说主旨,他说:「吾生平讲学,只是致良知三字。」 阳明认为良知乃衡量是非善恶的标准,说:「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。是非只是个好恶,只好恶就尽了是非,只是非就尽了万世之变。」良知是「不虑而知,不学而能」的,自能判别是非,进行「好是、恶非」的选择。同时,良知为人人所固有而圣愚皆同的,故言:「知是心之本体,心自然会知。见父自然知孝,见兄自然知弟,见孺子入井,自然知恻隐,此便是良知 ,不假外求。」又说:「良知之在人心,亘万古、塞宇宙而无不同。」再者,良知即为人的至善本性,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,故阳明说:「缘天地之间,原只有此性,只有此理,只有此良知,只有此一件事耳。」但当人性的发动有所偏执时,就是私欲蒙蔽了良知、天理,圣人与常人的差别,就在于常人多为物欲牵蔽,不能循得良知。 所谓致良知就是「胜私复理」,即克除私欲对良知的蒙蔽,以恢复内心之天理,他说:「若良知之发,更无私意障碍,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,而仁不可胜用矣;然而常人,不能无私意障碍,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,胜私复理,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,得以充塞流行,便是致良知。」可见,致良知也就是充分彻底地发挥人心判别是非、昭明天理的灵觉,进而达到「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离」的圣人境界。 致良知的工夫是渐进的,良知愈思愈精,工夫愈久愈觉不同。良知虽本体如一,无所增损,但良知所知的范围则渐次扩充。今天良知所知如此,只随今天所知扩充到底,明天良知又有开悟,便从明天所知扩充到底。 心的本体,自然知道是非,即是良知,此是「心即理」。将此良知用在事事物物上,为善去恶,而无私欲蔽隔,良知所知就能行于事物,即知即行,此是「知行合一」。圣人之学;悉在于此。 良知即天理,在此心上去人欲、存天理,就是致良知。知行本体即是良知,即知即行,致知必在行,知行合一就是致良知。致良知是在良知上用为善去恶的工夫,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,使事事物物皆合于理。--作者:王开府
拆词解释
致:◎致 zhì 〈动〉 (1)同本义 [deliver;extend;send] 致,送诣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君子以致命遂志。——《易·象下传》 远莫致之。——《诗·卫风·竹竿》 卿致馆。——《诗·卫风·...
良:◎良 liáng 〈形〉 (1)(形声。本义:善良) (2)同本义 [good and honest;kindhearted] 良,善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德音无良。——《诗·邶风·日月》 人之无良。——...
知:◎知 zhī 〈动〉 (1)(会意。小篆字形,从口矢。段玉裁:“识敏,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。”意思是:认识、知道的事物,可以脱口而出。本义:知道) (2)同本义 [know] 知,识也。——《玉篇》 知...
使用场景
- 致良知是洗脑传销吗
- 致良知每日心得
- 名词解释 致良知
- 致良知的精神传销
- 学以至圣致良知
- 心即理致良知什么意思
- 发明本心致良知对比
- 致良知是非即成败心得
- 致良知与黄宗贤书
- 致良知四合院演讲稿
- 致良知立志译文
- 致良知四合院方子老师
- 致良知四合院金一南讲座视频
- 致良知 白立新 感悟
- 致良知 天下英才可学而至
- 公司天天学致良知
- 致良知陆澄录40.20-30心得
- 致良知向外求向内求
- 致良知改过反思
- 致良知企业家县委书记
致良知同音词
- 致丧
谓极尽哀戚之情为父母守丧。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事亲……服勤至死,致丧三年。” 郑玄 注:“致,谓戚容称其服也。” 孔颖达 疏:“致之言至也,...
- 致仕官
因年老或衰病而辞去职务的官员。《通典·职官十五》:“诸执事官七十听致仕……其五品以上籍年虽少、形容衰老者,亦听致仕。 开元 十五年十月,致仕...
- 致平
谓使社会达到和平安定的境界。《汉书·王莽传上》:“辅翼于帝,期於致平。” 汉 徐干 《中论·审大臣》:“其言诚当乎贤君之心,其术诚合乎致平之...
- 致君
谓辅佐国君,使其成为圣明之主。《墨子·亲士》:“良才难令,然可以致君见尊。” 唐 杜甫 《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》:“致君 尧 舜 上,再使风...
- 忠良
◎ 忠良 zhōngliáng(1) [loyal and honest]∶忠厚善良;诚实(2) [a loyal and h...
- 贞良
1. 忠良,忠正诚信。《墨子·明鬼下》:“必择国之父兄慈孝贞良者,以为祝宗。”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尊卑贵贱,不踰次行;姦邪不容,皆务贞良...
- 元良
1. 大善,至德。《书·太甲下》:“一人元良,万邦以贞。” 孔 传:“天子有大善,则天下得其正。”《书·泰誓中》:“剥丧元良,贼虐諫辅。” ...
- 王良
1. 春秋 时之善驭马者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昔者 赵简子 使 王良 与 嬖奚 乘,终日而不获一禽, 嬖奚 反命曰:‘天下之贱工也。’或以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