鬲的拼音,鬲的笔顺,鬲的意思
笔顺图
鬲的解释精修版
- ◎鬲 lì 〈名〉 (1)(象形。金文字形,象饮食器具形。本义:古代炊器。用于烧煮或烹炒的锅,特指类似于鼎状的炊具)同本义 [tripod] 古鼎中有三足皆空,中可容物者,所谓鬲也。——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》 (2)又如:鬲如(形状突起高绝如鬲鼎的样子) (3)另见 gé
- ◎鬲 gé 〈名〉 (1)古国名。鬲国 [Ge state],相传为夏方国。西汉在其地设鬲县。如:鬲氏(古国名。即鬲国) (2)通“膈”。横隔膜 [diaphragm] 食饮不下,鬲塞不通。——《素问·风论篇》 (3)又如:针鬲(用针刺横膈膜);鬲要(膈腰。指心胸);鬲肝(膈和肝) (4)通“槅”。大车轭 [yoke] 鬲长六尺。——《周礼·考工记》。孙诒让正义:“鬲,即槅之借字。” (5)县名 [Ge county]。汉置。在今山东省德州市东南 (6)[鬲津] 水名 [Ge River]。发源于河北,流入山东
- 鬲 lì ㄌㄧˋ ◎古代炊具,形状像鼎而足部中空。
- 鬲 gé ㄍㄜˊ ◎〔鬲津河〕古水名,即今漳卫新河,是中国河北、山东两省的界河。
- 人体的经穴。位于脊骨第七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处的经穴。《三国志.卷二九.魏书.方技传.华佗传》:「太祖苦头风,每发,心乱目眩,佗针鬲,随手而差。」
- 人名用字。如殷末有贤人胶鬲。
- 一种古代的炊具。圆口,似鼎有三足,足部中空,便于加热炊煮。《说文解字.鬲部》:「鬲,鼎属也,实五觳,斗二升曰觳。象腹交文,三足。」《汉书.卷二五.郊祀志上》:「禹收九牧之金,铸九鼎,……,其空足曰鬲。」
- 一种古代丧葬时所用的瓦瓶。《礼记.丧大记》:「陶人出重鬲,管人受沐。」
- 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- 人体位于脊骨第七椎下,两旁各一寸五分处的经穴。
鬲基本解释
鬲
gé ㄍㄜˊ
◎〔鬲津河〕古水名,即今漳卫新河,是中国河北、山东两省的界河。
鬲的象形字
鬲的英语解释
名(古代炊具,似鼎)anancientcookingtripodwithhollowlegs;alargeearthenpot;
鬲的词语
- 铛鬲 :
一种古代炊器。圆口,有三只空心足。用陶或金属制成。《新唐书·隐逸传·武攸绪》:“所赐金银鐺鬲、野服……不御也。”
- 鬲咽 :
因消化器官阻塞而下咽困难。鬲,通“ 隔 ”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故民病胃脘当心而痛,上支两脇,鬲咽不通,食饮不下。”
- 鬲如 :
上小下大貌。如,助词。《荀子·大略》:“望其壙,皋如也,嵮如也,鬲如也。” 王先谦 集解:“ 郝懿行 曰:鬲,鼎属也,圆而弇上。此皆言丘壠之...
- 鬲指声 :
即隔指声。鬲,通“ 隔 ”。词曲上指两个字的字音在宫商乐律中相邻或相隔很近。因其在管乐器上发声前后相连或只隔一孔,故称。 宋 姜夔 《湘月》...
- 人鬲 :
中国 古代奴隶社会对家内奴隶和生产奴隶的统称。 郭沫若 《关于中国古史研究中的两个问题》一:“庶人肯定是耕作奴隶,证据是《大盂鼎》:‘锡汝邦...
- 鬲塞 :
阻塞;隔断。鬲,通“ 隔 ”。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此伤脾气也,当至春鬲塞不通,不能食饮。”《汉书·薛宣传》:“欲以鬲塞聪明,杜絶论议之...
- 有鬲 :
古国名。有,词头。 夏 代为 鬲国 ,又称 有鬲氏 。故址在今 山东省 德州市 附近。 有穷 国君 后羿 灭 夏帝相 , 寒浞 又诈取 羿 ...
- 鬲肝 :
膈和肝。喻至交。鬲,通“ 膈 ”。 晋 陆云 《与陆典书书》之五:“绍 季札 之遐踪,结鬲肝於中夏。”
- 鬲闭 :
隔绝不通。鬲,通“ 隔 ”。《管子·明法解》:“乱主则不然,法令不得至於民,疏远鬲闭,而不得闻。”《汉书·五行志中之下》:“请皇后就宫,鬲闭...
- 鬲蔽 :
阻隔;蔽障。鬲,通“ 隔 ”。 汉 刘向 《新序·杂事二》:“不肖嫉贤,愚者嫉智,是贤者之所以鬲蔽也。”
带鬲字的成语
第1个字是鬲的成语:
第2个字是鬲的成语:胶鬲之困
第3个字是鬲的成语:
第4个字是鬲的成语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