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写安装系统这部分前,我现介绍一下我的机器配置:
CPU PIII 733
Memory 512M
IDE0 60G Dos
IDE1 15G
IDE2 15G Linux
IDE3 CDROM
Sound cs4281
Video Radeon7500
Mouse ps/2
Network VIA VT6102 Rhine II 10/100BaseTX + ADSL
我使用FreeBSD的硬盘安装方式安装FreeBSD。把FreeBSD的光盘镜像拷到一个FAT32分区里。制作了两张安装启动软盘。这两张软盘的镜像分别是floppies/kern.flp和floppies/mfsroot.flp。
DOS/Windows下执行:
TOOLS\RAWRITE FLOPPIES\KERN.FLP A:
TOOLS\RAWRITE FLOPPIES\MFSROOT.FLP A:
Linux下执行:
dd if=kern.flp of=/dev/fd0
dd if=mfsroot.flp of=/dev/fd0
用软盘引导机器,终于看到了FreeBSD的安装界面了。呵呵,真是出奇的简陋,甚至还比不上早期SCO UNIX的安装界面。在安装界面里我选择硬盘安装,结果提示我找不到FreeBSD安装文件,什么原因?切换到Windows下,上网查了半天资料才知道FreeBSD的安装文件必需方在一个Dos主分区里,而且存放文件的目录必需是分区根目录下的FREEBSD目录。这安装程序真是够弱智的了,远远比不上现在RedHat的安装程序。一顿翻箱倒柜后,终于找到了一块4年前的2G硬盘。把FreeBSD安装文件拷这块硬盘上,并把它挂到IDE0上。这回FreeBSD的安装程序终于找到的安装文件。
在网上看到FreeBSD的分区概念与Windows和Linux有所不同。
在FreeBSD中,分区的概念略有不同。FreeBSD将硬盘分成最多四个slice(片段),每一个slice上又可以分成最多8个partition(分区)。也就是说FreeBSD将DOS/Windows里的一个分区看作一个slice。在以后的叙述中,将采用FreeBSD的概念,即slice和partition的硬盘分区术语。
我个人感觉slice的作用应该等同于windows的扩展分区。我打算在IDE1上的硬盘上安装FreeBSD。由于没有经验,一切采取默认设置:
a)在整块硬盘上建立一个slice。
b)在slice建立FreeBSD分区,默认分区方式。
c)安装Boot Manager到IDE1的MBR(ad1)。
d)安装软件种类选择All,安装Ports。呵呵,当时我根本就不知道Ports是什么。反正,让安装就先装上。
很快,安装就结束了。这可不是FreeBSD有多快,而是安装程序根本就没装多少Package。修改Bios,令IDE1为引导硬盘。于是,我就进入了FreeBSD。
dinfli 于 2007-02-26 23:35:42发表:
呵呵,支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