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华字典 红联
红联近义词
请输入汉字进行字典查询
隐约解释

1.困厄;俭约。《庄子·山木》:“夫丰狐文豹,栖於山林,伏於巖穴,静也;夜行昼居,戒也;虽飢渴隐约,犹旦胥疏於江湖之上而求食焉,定也。”陈鼓应注:“隐约含有逼困之意。”《楚辞·严忌<哀时命>》:“居处愁以隐约兮,志沉抑而不扬。”王逸注:“言己放於山泽,隐身守约。”《后汉书·赵典传》:“典少篤行隐约,博学经书。”李贤注:“隐,静也。约,俭也。”宋曾巩《学舍记》:“予之卑巷穷庐,冗衣礱饭,芑莧之羹,隐...

隐约近义词

  • 朦拢
  • 隐隐yǐn yǐn 
    1.隐约不分明貌。南朝宋鲍照《还都道中》诗之二:“隐隐日没岫,瑟瑟风发谷。”宋欧阳修《蝶恋花》词:“隐隐歌声归棹远,离愁引著江南岸。”洪深《香稻米》第二幕:“隔篱远望,隐隐可见周乡绅家的祠堂。”2.忧戚貌。《荀子·儒效》:“隐隐兮其恐人之不当也。”杨倞注:“隐隐,忧戚貌。”《楚辞·刘向<九叹·怨思>》:“志隐隐而鬱怫兮,愁独哀而冤结。”王逸注:“隐隐,忧也。《诗》云:‘忧心殷殷。’”3.象声词。《...
  • 模糊mó hu 
    亦作“模胡”。1.不分明;不清楚。唐崔珏《道林寺》诗:“潭州城郭在何处,东边一片青模糊。”元王仲诚《斗鹌鹑·避纷》套曲:“昨霄酩酊,今日模糊,来日醺酣。”清沉复《浮生六记·坎坷记愁》:“余乃张灯入室……不禁心伤泪涌。又恐泪眼模糊,失所欲见。”鲁迅《书信集·致黎烈文》:“但《译文》中插图的模胡,是书店和印局应负责任的。”2.谓草率,马虎。清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二:“自被严詔,终全大节,非特误国偷生之...
  • 隐晦yǐn huì 
    指说的话、写的文章所表示的意思曲折不明显。《南史·郑鲜之传》:“鲜之为人通率,在武帝坐,言无所隐晦,亦甚惮焉。”唐刘知几《史通·惑经》:“此则春秋之世,有识之士莫不微婉其辞,隐晦其説。”洪深《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一》:“﹝说话的﹞四种作用中,‘关系’与‘企图’是属于战略的;其处理往往隐晦含蓄。”◎隐晦yǐnhuì(1)[obscure;veiled]∶含糊、不易理解、不明朗或不清楚文字...
  • 依稀yī xī 
    亦作“依希”。亦作“依俙”。1.隐约;不清晰。南朝宋谢灵运《行田登海口盘屿山》诗:“依稀採菱歌,彷彿含嚬容。”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·指瑕》:“字以训正,义以理宣,而晋末篇章,依希其旨。”宋梅尧臣《至和元年四月二十日夜梦觉而录之》诗:“滉朗天开云雾阁,依稀身在凤皇池。”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褚生》:“题句犹存,而淡墨依稀,若将磨灭。”瞿秋白《赤都心史》一:“渴涩的歌喉,早就澜漫沉吟,醉呓依稀。”2.相...
  • 朦胧méng lóng 
    1.微明貌。唐徐昌图《临江仙》词:“今夜画船何处,潮平淮月朦朧。”宋张先《少年游》词:“碎霞浮动晓朦朧,春意与花浓。”《水浒传》第四二回:“是夜月色朦朧,路不分明,宋江只顾拣僻静小路去处走。”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公孙五娘》:“既而生归,则暮色朦朧,不甚可辨。”巴金《家》十五:“门檐下的灯笼依旧发出朦胧的红光,在寒冷的空气中抖着。”2.模糊不清貌。唐王昌龄《西宫春怨》诗:“斜抱云和深见月,朦朧树色隐...
  • 恍惚huǎng hū 
    亦作“恍忽”。1.迷离,难以捉摸。《韩非子·忠孝》:“世之所为烈士者……为恬淡之学,而理恍惚之言。臣以为恬淡,无用之教也;恍惚,无法之言也。”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於是乎周览泛观,瞋盼轧沕,芒芒恍忽,视之无端,察之无崖。”唐杜甫《西阁》诗之二:“恍惚寒江暮,逶迤白雾昏。”明王鏊《震泽长语·仙释》:“世有恍惚不可知者三:鬼神也,神仙也,善恶之报应也。”鲁迅《<准风月谈>前记》:“一切含胡和恍忽之...
  • 蒙胧méng lóng 
    月光不明貌;模糊不清貌。唐杜甫《牵牛织女》诗:“神光竟难候,此事终蒙朧。”濛朧:模糊不清貌。唐王昌龄《斋心》诗:“女萝覆石壁,溪水幽濛朧。”凝不清貌。
如果觉得 新华字典 不错,请分享给大家!